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,种植区不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,还蕴含着很大的教育价值。它为孩子提供了天天接触,长期观察,亲自管理,动手操作的机会。为了更好的发挥种植区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功能,让幼儿进一步亲近大自然,养成爱生活,爱劳动,爱观察的良好习惯。5月至10月,荷花镇雨伞幼儿园开展了“劳动育见美,瓜香在雨幼”的种植活动。
勘探地形
小小脚走遍幼儿园的各个角落,探寻适合种植的沃土。有的选小山坡,有的厨房旁边小空地,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!
种植前的工作
哪些瓜果适合春天播种呢?带着疑问和对知识的渴求,孩子们制订了调查表,和老师一起通过各种渠道调查了解了适合当下播种的植物,制定了种植计划。在讨论中,小朋友们和老师展开了精彩的交流。梳理出了种植的流程,讨论了种植工具的来源和使用方法。
萌娃种瓜
终于盼来了播种的日子。大家迫不及待地来到种植地。按照事先商议的种植计划,小朋友们分工明确开始种植。除草、松土、挖坑、放种子、盖土、浇水……孩子们的身影忙碌而快乐。
种下希望,相约成长
播下种子,只是种植的开始,需要教师和孩子持续关注、记录、维护,定期浇水、除草、施肥,忙得不可开交。老师和孩子们都在期待中,期待瓜儿快点儿发芽,希望瓜苗一天天的长大,等待欣赏更美丽的风景和收获更多的经验。通过种植能够较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,坚韧性,责任心,同时孩子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也体验了种植及观察记录的乐趣。
采摘时间,收获美好
阳光下,保安爷爷和孩子们在瓜地忙碌不停,他们的目光在许多瓜棚藤蔓间仔细搜寻,发现成熟的南瓜,便小心翼翼地将其采摘下来。孩子们满腔热情干得有模有样,他们相互帮助,相互团结,不仅增强了动手的能力,自我服务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,还培养了孩子们尊重劳动,热爱劳动的观念,传承“劳动最光荣”的美德。烈日下的孩子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纯真的笑容,那是劳动的喜悦,也是对丰收的期待。
陈鹤琴先生说:“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、去发现的,大自然、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、最丰富的、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。”此次种植过程培养了幼儿长期照顾植物,观察植物的生长、开花、结果、收获记录的一个过程。是幼儿园让幼儿走进自然、亲近自然的一个有效途径,也是幼儿关注生命、关爱生命天性得以释放的过程。